“秦地雄无双,千年古韵扬”。巍巍秦岭,如巨龙横亘,分隔南北,雄浑壮美的黄河在关中大地蜿蜒流淌,滋养出源远流长的三秦文化。
今年5月以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陕西省采取“市级组队,逐县普查”的方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全力推进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近日,记者跟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当一天普查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陕西咸阳、宝鸡等地,窥见一线普查队员奔走的日与夜、沟壑与山间。
“拧成一股绳”“市级组队 逐县普查”
秋日,昭陵赫然矗立于九嵕山巅,四门环抱,松柏苍翠,墓道、献殿、六骏浮雕静卧千年,映照出大唐盛世的恢弘与厚重。
“拍照、测绘、记录……”一早,咸阳普查队员各司其职地在礼泉县昭陵进行文物普查的复核工作,而其他组的普查队员在礼泉县其他文物点同步进行着普查工作。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咸阳市普查队队长赵旭阳告诉记者,“我们正按照‘市级组队,逐县普查’的方式进行普查工作。‘市级组队’是以地级市为单元组建队伍,精心挑选抽调辖区内优秀文博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调查队伍。‘逐县普查’是由市级普查办统筹协调,确定调查县(区)后,安排调查队伍集中开展普查工作,完成全部任务后再进驻下一个县(区)开展工作。”
“这种方式的一个优点是我们根据咸阳地形地貌特点,在冬天的雨雪霜冻来临前,优先普查沟深林密、人烟稀少、难以到达的县区,将优势发挥最大化,保障普查工作的有效开展。”赵旭阳补充说。
初见李昆桦是在彬县大佛寺石窟,濛濛细雨,阻挡不了她与队员的工作热情。李昆桦曾是“三普”普查队队员,现为“四普”咸阳市普查队一组组长,经验丰富。
参加“三普”时,李昆桦刚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对普查工作懵懂无知。“当时在商洛普查,队长带领我们白天奔波调查,晚上填报系统。没有专业测绘人员,我们自己完成测绘,手持GPS测点,电脑绘图不熟练就现场手绘结合地图和地形地貌,回驻地后拍照上传。商洛地形复杂,高山深沟众多,一个文物点有时需花费一整天。”忆起“三普”,李昆桦感慨良多,如今,到了“四普”,有了“三普”的经验,对文物普查工作不再陌生。
“但我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三普”时,只需跟在队长身后,专注手头的具体任务。而作为“四普”普查组组长,每天要精心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文物的认定需要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做出准确判断,遗址范围的划定更是要做到严谨细致。采集标本的判断也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差错。人员分工上要充分考虑每个组员的特长和能力,让大家各展其长,提高工作效率。”李昆桦说,野外普查时,组员的安全与士气也很重要,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要确保各种防范措施到位,保障组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要将组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到温暖,一起将普查任务完成。
“虽然每天很累,但队长乐观的精神和小伙伴相互扶持的情义,让我学习收获很多,也乐在其中。”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文博人,咸阳市普查队一组队员邢钰婷笑着说。
据介绍,陕西省调集考古院(所)、文研所、文管所、高校的精锐力量,组建了13支市级普查队,并专门成立旧石器、蜀道考古2支专项普查队,各县(区)共组建了90支队伍,共有队员961人。
如今,普查队伍穿密林、攀高山、跨沟坎,深入秦巴山山水水,用脚步踏遍三秦大地,如火如荼推进普查工作。
“各地市对所在区域文博单位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进行摸底遴选,从文博机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队伍,并争取参加过‘三普’的人员参加,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工作经验、能吃苦、善战斗的普查队。”陕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在省普查办的协调下,各级普查办积极与开设考古、文博、建筑、历史等专业的高校合作,充分发挥他们专业所长,在普查中承担了大量考古调查、绘图等专业技术性工作,实现了普查提质增效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双赢。
“绘好一张图”“文物定性 测绘定量”
凤凰山下,岐水之滨,风格古雅的沈公祠在一众民居中让人眼前一亮。
宝鸡普查八队在岐山县复查凤鸣镇资福村文物点时,在沈家营东南发现了这座古朴的建筑——沈公祠,该建筑保存完整、工艺精巧,引起普查队员的注意。“通过其建筑风格、梁架结构以及碑刻判断为清代道光年间所建祠堂建筑,根据现场观察,发现该祠堂有所修葺且保护状况较好。同时,我们现场对该祠堂进行了测量、照片采集和信息收集,并将此次普查新发现录入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系统中,对该建筑后续的保护和利用留存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宝鸡市文物普查队队长王颢说。
步入院落,记者看到普查队的测绘人员庄东奇正在用手持仪器工作,他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是为“四普”专门抽调而来,将全程参与“四普”测绘工作。谈到参与此次工作以来的感受,“之前对文物不太了解,这次回去我能给朋友同事好好讲一讲。”庄东奇边忙着手里的工作边笑着回答道。
测绘工作是文物普查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准确地记录遗存、遗迹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对遗迹和文物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绘图,准确了解文物的形状、大小、结构等特征,为文物的研究、修复和展示提供科学依据。
为高效推进“四普”工作,陕西省文物局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建立深度合作,双方探索实施“文物定性,测绘定量”的工作模式,联合组队,密切配合,市普查队负责确定文物点,提出测绘范围和要求,测绘人员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有效提高普查效率和质量。
据介绍,此次普查引入了RTK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保证文物普查成果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为解决城市建筑区、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卫星信号弱、测绘难度高的问题,由测绘人员采用内业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读与实地复核相互印证的方法,确保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确度,使陕西的文物点测绘数据采集工作达到了亚米级的精度,实现在卫星影像上准确标注每一处文物点的范围。同时,利用无人飞行器完成文物点各类影像的采集,为普查提供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文物和测绘人员联合工作,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制作成各类影像与文物点位置图、平面示意图等,有效减轻田野调查的工作负担,为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助力。
“四普”,但又不止于“四普”。
“我们将实施‘陕西文物一张图’系统建设。该系统将融合“四普”成果,深入挖掘和展示陕西省丰富的文物资源,将普查数据、历史影像与空间数据等多元信息融合,实现多元化查询、管理、维护和学术研究应用,实现对省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高效、精准、全面管理。”陕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第一位”“各显神通 共保共享”
秋叶轻舞,清风拂过,彬州市永乐镇的下马河遗址(暂定名)铺展于农田与台地之间。
“这个遗址的发现是当地群众发现台地土层颜色与其他地方不同,主动报给了我们。”咸阳市普查队二组组长郑勋指着土崖上的带状灰坑说。
“接到线索后,我们组立即来到这里实地核查。”郑勋说,普查队员在指定位置及周边区域进行细致核查,发现了一系列新石器时期的陶片、石器、动物骨骼等遗迹遗物,进一步证实了该处曾是古代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作为此次新发现文物点,因该遗址位于下马河村,故而暂命名为下马河遗址。
在郑勋的带领下,记者穿行在下马河遗址,惊喜发现了夹在文化层中的陶片、兽牙等。“根据调查,下马河遗址时间跨度长,遗存内涵丰富,保存完整,是泾河流域古遗址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我们也会如实上报遗址情况,推进落实相关保护措施。”郑勋说道。
城市楼宇间、山野无人处,文物点的分布并无规律,保护需要政府,更需要当地群众。此次普查当地群众“各显神通”,成为普查工作的重要助力。
谈到群众的帮助,赵旭阳回忆起夏日复核秦王殿遗址经历。“一早驱车从县城出发,临近遗址,弯多路窄,每遇岔路,举棋不定。”赵旭阳回忆起仍心有余悸,“所幸碰到一位当地老者,同意带路,路上得知他姓杨,已75岁,但身体硬朗,步伐矫健。据老杨介绍,去秦王殿,需翻越一个山头,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以往村民耕作、采药,倒是有上行之路,随着近些年退耕还林、移民搬迁,道路上荒草丛生,两侧灌木参差伸出,只能提刀挥斩灌木开路。”
“行至山腰,槐林茂密,不见人迹,若不是老杨说秦王殿就是这儿,竟不知已到。”赵旭阳感慨地说,“环视四周,与‘三普’照片记录相差甚远,十几年前仅是荒草覆盖,未见树林,变化之大对文物普查工作来说,增添太多难度。经寻找辨认,地表暴露有圆形陶管道、穿孔的方砖残块,可以确认遗址的存在。随即我们记录、拍照、定点、航拍,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了秦王殿遗址的复核工作。”
在宝鸡,同样处处可见群众的身影,王颢说,“我们这儿有很多,当地群众很自觉地保护文物,会积极向我们提供线索,如果确定为新发现文物点他们会很高兴。有了他们的理解和帮助,我们的工作也顺利很多。”
从20世纪70年代,咸阳兴平豆马村发出“发现文物不拿回家,不要报酬交国家”的倡议,到千禧年后,宝鸡眉县杨家村村民共同护佑青铜器,再到如今“四普”的身影……行走在三秦大地,群众自发保护文物、指路引航助力普查的例子由来已久。或许是发自骨子里的热爱与自豪,又或许是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浸染,自觉保护文物成为当地群众不变的坚守。
截至十月底,陕西省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均已全面启动实地调查,107个县区中73个县区已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其中48个县区已完成实地调查。共复查三普文物点28598个,占三普文物点总数的59%,新发现文物点1337个,实地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秋天即过,冬日将来,万物蕴藏,盎然生发。朝霞夕影,“四普”路上,他们走过的是事业赓续传承,是文脉生生不息。